大众养生网

骨钉是什么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钉是一种骨科手术中常用的内固定医疗器械,主要用于骨折复位、骨骼畸形矫正或关节融合等治疗。它通常由钛合金、不锈钢或可吸收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强度,能够为骨骼提供稳定的力学支撑。

1、材质特性

骨钉多采用钛合金、医用不锈钢等惰性金属材料,这类材料具有耐腐蚀、强度高的特点,能够长期稳定存在于人体内。近年来可吸收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骨钉逐渐应用于临床,可在体内逐渐降解吸收,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的问题。

2、临床应用

在闭合性骨折中,骨钉通过手术植入骨骼断端进行内固定,帮助恢复骨骼解剖结构。对于脊柱侧弯、关节畸形等病例,骨钉可配合矫形棒进行三维矫正。在关节融合术中,骨钉能有效维持关节骨面的稳定接触,促进骨性愈合。

3、类型选择

根据功能可分为普通骨钉和锁定骨钉。普通骨钉依靠螺纹与骨质的摩擦力固定,适用于简单骨折;锁定骨钉通过钉板之间的角度锁定机制形成稳定框架,适用于粉碎性骨折或骨质疏松患者。医生会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合适长度和直径的骨钉。

术后需注意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过早负重活动。定期进行X线复查观察骨愈合情况,若出现局部红肿、异常疼痛或活动障碍,应及时就医处理。骨钉在骨折愈合后通常无需取出,但部分患者可能因异物感或特殊需求需进行二次取出手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