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的检查通常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关节液检查等,需根据具体症状和病史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下是常见的检查方式:
1、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检测分析炎症指标和自身抗体,如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可反映炎症活动度。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高特异性,抗核抗体谱可筛查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尿酸检测有助于痛风诊断,需空腹采血以保证结果准确性。
2、影像学检查
X线可显示关节骨质破坏和畸形,适用于中晚期病变评估。超声能实时观察滑膜增生和关节积液情况,具有无创优势。MRI对早期骨髓水肿、滑膜炎敏感,常用于脊柱关节病和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检查时需去除身上金属物品。
3、关节液检查
通过关节穿刺获取滑液,观察颜色、粘稠度和细胞计数。痛风患者的关节液中可见针状尿酸结晶,假性痛风则存在焦磷酸钙结晶。细菌培养可鉴别感染性关节炎,检查后需按压穿刺点防止出血。
建议出现关节肿痛、晨僵、发热等症状时,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压痛关节分布、皮肤改变等临床表现,组合多项检查综合判断。部分检查需要特定准备,如肝肾功能检测需空腹,影像学检查需暴露检查部位,请提前与医护人员沟通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