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喝酒手抖是怎么回事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喝酒手抖可能与酒精对神经系统的暂时性影响有关,也可能是酒精戒断反应、特发性震颤、低血糖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表现,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1、酒精对神经系统的暂时性影响

酒精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短时间内大量饮酒可能导致小脑功能紊乱,引起手部肌肉不自主收缩。这种情况下手抖通常为一过性,停止饮酒并适当休息后症状可逐渐缓解。

2、酒精戒断反应

长期饮酒者突然戒酒时,可能因中枢神经去抑制出现手抖、焦虑、出汗等戒断症状,严重时可伴随意识模糊或癫痫发作。此类情况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使用地西泮片、劳拉西泮片等苯二氮䓬类药物缓解症状。

3、特发性震颤

部分人群本身存在运动协调障碍,饮酒后可能因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刺激加重震颤。此类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普萘洛尔片、扑米酮片等药物控制症状,需注意避免酒精摄入。

4、低血糖反应

空腹饮酒可能抑制肝糖原分解,导致血糖水平下降至3.0mmol/L以下,引发交感神经兴奋性手抖,常伴有心悸、冷汗等症状。及时补充含糖食物可缓解,反复发作者需排查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5、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帕金森病、肝性脑病等疾病本身可能出现静止性震颤,饮酒后可能因血管扩张作用短暂减轻症状,但后期震颤可能加重。此类患者需通过脑脊液检查、头部MRI等明确诊断,并规范使用多巴丝肼片等药物治疗。

长期饮酒者若频繁出现手抖症状,建议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完善血液生化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测等评估神经系统功能。日常需严格限制酒精摄入量,戒酒过程中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使用镇静类药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