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梅毒螺旋体是一种螺旋形微生物,属于苍白密螺旋体亚种,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途径传播。
1、梅毒螺旋体感染
梅毒螺旋体通过皮肤黏膜微小破损侵入人体,可在感染部位形成硬下疳。该微生物表面的黏多糖酶可吸附宿主细胞表面,通过免疫逃逸机制引发持续性感染。
2、传播途径
95%以上病例通过无保护性行为传播,破损的皮肤黏膜接触含病原体的血液或体液可造成感染。妊娠期妇女若未治疗,病原体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先天性梅毒。
3、感染后果
未经治疗的感染者约30%会发展为三期梅毒,累及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螺旋体可侵犯主动脉引起动脉瘤,或侵入脑脊液导致麻痹性痴呆等严重并发症。
早期规范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治疗可有效杀灭梅毒螺旋体。确诊后应及时进行性伴侣通知和检查,治疗期间需避免无保护性接触,完成疗程后定期进行血清学随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