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性刮宫是一种妇科检查手段,通过刮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常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或异常出血原因。其主要目的包括明确子宫内膜病变性质、排查异常子宫出血病因以及评估药物治疗效果。
1、明确子宫内膜病变性质
当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异常增厚、回声不均或存在占位性病变时,诊刮可获取组织样本,帮助鉴别子宫内膜增生、息肉、不典型增生或子宫内膜癌等疾病。
2、排查异常子宫出血原因
对于绝经后出血、月经周期紊乱或经量过多的患者,诊刮能明确是否存在子宫内膜炎症、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萎缩或癌变等病理改变。
3、评估药物治疗效果
部分接受激素替代治疗或促排卵治疗的患者,通过诊刮可监测子宫内膜对药物的反应性,调整后续治疗方案。
该操作需在严格消毒条件下由专业医师进行,术后可能出现轻微腹痛或少量出血,通常1-2周内自行缓解。若术后出现持续发热、剧烈腹痛或出血量增多,应及时返院复查。具体是否需要进行诊刮,建议根据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由妇科医生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