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主要包括定期复查、合理用药、饮食调理、避免饮酒以及接种疫苗等。做好这些管理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
1、定期复查
乙肝患者需要每3-6个月监测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载量、甲胎蛋白和肝脏超声等指标。对于接受抗病毒治疗者,还需定期评估肾功能和血磷水平。长期随访能及时发现肝脏炎症活动或纤维化加重,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合理用药
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或丙酚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避免滥用保肝药物,如联苯双酯、甘草酸制剂等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合并其他疾病时,需告知医生乙肝病史,慎用对肝脏有损伤的解热镇痛药、抗结核药等。
3、饮食调理
日常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豆制品等,控制动物内脏和肥肉等高脂食物。多食新鲜蔬菜补充维生素,避免霉变花生、玉米产生的黄曲霉毒素。肝硬化患者需限制坚硬粗糙食物,防止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
4、避免饮酒
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会加重肝细胞损伤,与乙肝病毒具有协同致癌作用。研究表明,每日饮酒超过40克可使肝硬化和肝癌风险增加6-8倍,即便少量饮酒也可能加速纤维化进程。
5、接种疫苗
密切接触者应接种乙肝疫苗,患者本人需定期检测表面抗体水平。若HBsAb小于10mIU/ml,可加强接种1针20μg重组疫苗。同时建议接种甲肝、戊肝疫苗,预防重叠感染导致肝衰竭。
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出现食欲减退、皮肤黄染或腹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评估。治疗期间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使用替诺福韦等药物期间需监测尿蛋白和血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