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基底动脉综合征是什么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基底动脉综合征通常指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闭塞引发的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等因素有关。其主要表现为眩晕、视力障碍、肢体无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可导致基底动脉血管壁形成斑块,造成管腔狭窄或闭塞,进而引发脑干及小脑缺血。患者可能出现突发性眩晕、步态不稳,严重时伴随意识障碍,需通过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评估血管病变程度。

2、血栓栓塞

心脏疾病或颈动脉斑块脱落的栓子可能阻塞基底动脉,诱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典型症状包括复视、吞咽困难及双侧肢体瘫痪,发病后4.5小时内可通过静脉溶栓治疗,常用药物有阿替普酶、尿激酶等。

3、血管痉挛

偏头痛、外伤或血管炎症可能导致基底动脉异常收缩,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此类患者常出现发作性视物模糊、耳鸣,持续时间多在数分钟内缓解,钙通道阻滞剂如尼莫地平可改善血管痉挛。

出现突发性眩晕伴神经系统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出血性病变。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控制病情,必要时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日常需严格监测血压、血糖,避免吸烟及高盐饮食。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