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关节疼痛、晨僵、关节肿胀、活动受限以及全身性症状等。具体表现可能因病情进展和个体差异有所不同,需结合临床检查明确诊断。
1、关节疼痛
类风湿病早期常出现对称性、持续性的关节疼痛,多见于手指、腕部等小关节。疼痛程度随病情活动度变化,炎症反应导致滑膜增生和关节腔内压力增高是主要诱因。
2、晨僵
患者晨起或长时间静止后关节僵硬感明显,通常持续1小时以上。这与夜间关节液积聚、炎症介质释放有关,活动后僵硬感可逐渐减轻。
3、关节肿胀
受累关节因滑膜炎症和渗出会出现明显肿胀,局部皮肤温度升高。长期肿胀可导致关节囊松弛,形成“梭形肿胀”的典型外观。
4、活动受限
随着软骨破坏和关节结构改变,患者会出现握力下降、屈伸困难等功能障碍。晚期可能发生关节畸形,如尺侧偏斜、天鹅颈样改变等。
5、全身性症状
部分患者伴随疲劳、低热、食欲减退等症状。病情活动期可能出现类风湿结节,多位于肘关节、跟腱等骨突部位。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通过血液检查(如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和影像学评估病情。早期规范治疗可延缓关节破坏,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关节保暖,避免过度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