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肝功能异常胆碱酯酶低是怎么回事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肝功能异常导致胆碱酯酶低可能与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有关,也可能是药物损伤或急性肝衰竭所致,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病因。胆碱酯酶主要由肝脏合成,肝功能受损时其合成能力下降,导致血清中胆碱酯酶水平降低。

1、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感染可引发肝细胞炎症坏死,影响肝脏合成胆碱酯酶的功能。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并配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护肝药物治疗。

2、肝硬化

长期慢性肝病导致肝组织广泛纤维化,正常肝细胞数量减少,胆碱酯酶合成显著降低。此类患者常伴有腹水、脾大等表现,治疗需应用吡非尼酮胶囊抗纤维化,必要时输注人血白蛋白改善低蛋白血症。

3、肝癌

恶性肿瘤细胞浸润破坏正常肝组织,导致肝功能进行性下降。除胆碱酯酶降低外,甲胎蛋白常明显升高。根据病情可选择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等靶向药物,或顺铂注射液等化疗药物进行治疗。

4、药物或化学物质损伤

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片)、抗肿瘤药物(如注射用奥沙利铂)或接触四氯化碳等化学物质,可能直接损伤肝细胞。治疗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联合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护肝药物。

5、急性肝衰竭

短时间内大量肝细胞坏死会导致胆碱酯酶急剧下降,常伴随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这种情况需在重症监护室进行血浆置换、人工肝支持治疗,必要时考虑肝移植手术。

出现胆碱酯酶降低时应完善肝炎病毒检测、肝脏超声、CT等检查。治疗期间需严格戒酒,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若胆碱酯酶持续下降或伴有其他肝功能异常,应及时到感染科或肝病科就诊规范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