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性回声是超声检查中对卵巢内囊状结构的描述,通常表现为内部充满液体、边界清晰的无回声或低回声区域。这类回声可能由生理性囊肿、病理性囊肿或恶性肿瘤引起,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1、生理性囊肿
卵巢生理性囊肿常见于育龄期女性,如卵泡囊肿或黄体囊肿。卵泡囊肿是成熟卵泡未破裂或闭锁形成的囊性结构,直径多小于3厘米,通常无临床症状。黄体囊肿因排卵后黄体持续存在或出血形成,直径一般不超过5厘米,可能伴随月经周期变化自行消退,超声下可见囊壁较厚、内部有分隔或絮状回声。
2、病理性囊肿
包括卵巢畸胎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等。卵巢畸胎瘤超声显示囊内存在脂质分层或钙化灶,呈混合性回声,约10%-20%为双侧发生。巧克力囊肿因异位子宫内膜周期性出血,囊液呈巧克力样,超声可见均匀细腻的点状低回声,囊壁可能增厚粘连。这类囊肿直径常超过5厘米,可能引起痛经或不孕。
3、恶性肿瘤
约5%-10%的卵巢囊性回声可能为恶性病变,如浆液性囊腺癌或黏液性囊腺癌。超声特征包括囊壁不规则增厚、乳头状突起、实性成分血流丰富等,常伴有腹水或CA125等肿瘤标志物升高。绝经后女性出现持续存在的囊性包块需高度警惕。
若检查发现卵巢囊性回声,建议间隔1-2个月经周期后复查超声观察变化。持续性存在或伴随CA125升高、异常阴道出血等症状时,需进一步进行盆腔MRI或腹腔镜检查。育龄期女性可结合肿瘤标志物和月经周期变化评估性质,绝经后女性建议尽早完善病理学检查以排除恶性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