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乳糖不耐受的常见症状包括腹泻、腹胀、肠鸣、腹痛以及体重增长缓慢等,需结合喂养情况及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若长期存在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1、腹泻
由于肠道无法分解乳糖,未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内发酵,可能刺激肠道蠕动加快,导致大便次数增多,常呈泡沫状或水样,伴有酸臭味。部分婴儿排便后肛门周围皮肤可能出现红肿。
2、腹胀
乳糖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后产生气体,可能引起腹部膨隆、触感发硬。婴儿常因不适表现为哭闹不安、拒绝进食,喂奶后症状可能加重。
3、肠鸣
肠道内气体和液体流动时会产生明显咕噜声,尤其在空腹或进食后1-2小时内较为明显。听诊时可发现肠鸣音活跃,每分钟超过10次。
4、腹痛
肠道痉挛可能引发阵发性疼痛,婴儿表现为突发性哭闹、双腿向腹部蜷缩、面色涨红等症状,排便或排气后疼痛可能暂时缓解。
5、体重增长缓慢
长期乳糖不耐受可能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生长曲线低于同龄标准。部分婴儿可能出现皮肤弹性下降、囟门凹陷等继发性营养不良体征。
若婴儿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暂时改用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粉喂养,或在医生指导下添加乳糖酶制剂。母乳喂养者需观察母亲饮食调整后症状是否改善,必要时需进行大便还原糖测定、尿半乳糖检测等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