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伤的处理方法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常见措施包括止血处理、清创消毒、药物治疗、缝合处理以及手术修复等。若出现严重损伤或出血不止,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1、止血处理
手部外伤常伴随出血,需立即用干净纱布或毛巾按压伤口止血。若出血量大,可在近心端使用止血带,并记录使用时间,每隔30分钟放松一次防止组织缺血坏死。止血后避免频繁查看伤口,保持持续压迫。
2、清创消毒
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去除异物,再使用碘伏或双氧水消毒创面。较深的污染伤口需由医生进行彻底清创,必要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清创时需注意保留有生机的组织,避免过度清理。
3、药物治疗
存在感染风险时可口服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疼痛明显者可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止痛。局部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但开放性伤口不宜自行使用药膏。
4、缝合处理
长度超过1cm的伤口、关节处裂伤或肌腱暴露的情况需在6-8小时内清创缝合。医生会根据损伤层次采用分层缝合法,甲床损伤需用可吸收线精细缝合以保留指甲生长功能。
5、手术修复
伴有肌腱断裂、神经损伤或粉碎性骨折时需手术修复。例如屈肌腱断裂需行端端吻合术,指骨骨折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后需用支具固定3-4周并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功能。
发生手外伤后应及时到急诊科或手外科就诊,术后需保持伤口干燥,定期换药。恢复期间避免患手负重,遵医嘱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神经损伤患者还需配合感觉再教育。自行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感染、瘢痕挛缩或功能障碍,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