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局部处理、对症治疗、治疗并发症以及日常护理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方案。具体如下:
1、抗生素治疗
丹毒主要由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青霉素过敏者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罗红霉素片或阿奇霉素片等药物,通常需要持续治疗10-14天直至感染完全控制。
2、局部处理
急性期可用50%硫酸镁溶液冷湿敷减轻肿胀。皮肤破损处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预防继发感染,伴有水疱者需在无菌操作下抽吸渗液。
3、对症治疗
体温超过38.5℃时可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下肢丹毒伴有淋巴水肿的患者,需在感染控制后穿戴弹力袜改善循环,必要时进行淋巴引流治疗。
4、治疗并发症
出现皮肤坏死、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时,需手术清创并留置引流。反复发作的慢性丹毒,建议进行咽拭子培养等检查排除隐匿感染灶,必要时给予长效青霉素预防性治疗。
5、日常护理
发作期间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避免搔抓皮损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完整,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足癣患者应同步抗真菌治疗以消除感染源。
丹毒患者应及时到皮肤科或感染科就诊,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建议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评估感染程度,治疗3天后无明显改善者需考虑调整抗生素方案。日常应注意保持患处皮肤屏障完整,避免接触污水或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