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通常由真菌感染引起,主要与皮肤癣菌、酵母菌、霉菌等病原体侵入甲板有关。足癣未及时治疗、免疫力低下、甲外伤等因素可能增加感染风险,需及时明确原因并治疗。
1、皮肤癣菌感染
皮肤癣菌是引起灰指甲最常见的病原体,尤其是红色毛癣菌。这类真菌常通过足癣扩散至甲床,破坏甲板的角蛋白结构,导致甲板增厚、变色。患者可能同时存在足部脱屑、瘙痒等症状。一般可遵医嘱使用阿莫罗芬搽剂、环吡酮胺乳膏等外用抗真菌药物,严重时可口服伊曲康唑胶囊。
2、酵母菌感染
念珠菌等酵母菌感染多见于长期浸水、免疫力低下或糖尿病患者。这类真菌易在潮湿环境中繁殖,导致甲周红肿、甲板混浊或分离。患者需保持局部干燥,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联苯苄唑喷雾剂,并联合硝酸咪康唑散改善环境湿度。
3、霉菌感染
曲霉菌等霉菌感染多因接触污染的土壤或水源,从甲缘侵入引发感染,表现为甲板出现黑色或绿色斑点。此类感染可能伴随甲板脆裂,通常需联合外用特比萘芬凝胶和口服氟康唑片治疗,同时避免赤足接触污染环境。
日常需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穿透气鞋袜,避免与他人共用修甲工具。若出现甲板变色、增厚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真菌镜检,并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自行抠抓导致感染扩散。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积极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