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吐奶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胃食管反流病、感染等病理因素有关。若吐奶频繁且伴有异常症状,需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新生儿胃呈水平位且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吃奶后平卧易引发吐奶。喂养姿势不当如头部过低、喂奶后未拍嗝,或吃奶过快过饱时,胃内空气与奶液混合后易反流。这类吐奶通常量少且无痛苦表情,体重增长正常,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改善。
2、胃食管反流病
病理性胃食管反流因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障碍,表现为频繁喷射状吐奶、拒食、哭闹等。严重时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混悬液、西甲硅油乳剂等药物保护黏膜,或采用体位疗法抬高上半身喂养。
3、感染或先天异常
呼吸道感染、胃肠炎等疾病会引起吐奶并伴随发热、腹泻等症状,需根据病原体使用头孢克肟颗粒、蒙脱石散等药物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喷射性呕吐,超声检查确诊后需通过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
日常喂养时应采用45度斜抱姿势,奶后竖抱拍嗝10-15分钟。少量多餐喂养,奶嘴孔大小需合适。若吐奶伴随体重下降、血性呕吐物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排查肠梗阻、颅内出血等急症,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