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蛋白高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疾病原因有关。临床上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部分老年人群可能出现M蛋白轻度升高,但无其他临床表现。这种情况可能与年龄相关的免疫功能变化有关,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定期复查血清蛋白电泳监测数值变化。
2、多发性骨髓瘤
这是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异常浆细胞会大量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患者常伴有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等症状,典型检查可见血红蛋白低于100g/L、血钙升高。确诊后可通过硼替佐米注射液、来那度胺胶囊等靶向药物治疗,配合自体干细胞移植可获得较好疗效。
3、巨球蛋白血症
属于淋巴浆细胞淋巴瘤,肿瘤细胞分泌大量IgM型M蛋白。患者可能出现高粘滞血症表现,如头晕、视物模糊、牙龈出血等,严重者需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方案常采用伊布替尼胶囊、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等药物控制病情进展。
若体检发现M蛋白升高,建议到血液科完善骨髓穿刺、免疫固定电泳等检查。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病理性骨折风险。确诊疾病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