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白肉有哪些健康益处与风险

王雯 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白肉一般指鸡肉、鱼肉等颜色较浅的肉类,适量食用具有补充营养、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等益处,但也可能因加工方式或摄入过量引发健康风险。具体益处和风险需结合摄入量及烹饪方式综合评估。

1、补充优质蛋白

白肉含有丰富的动物性蛋白质,其氨基酸比例接近人体需求,能为肌肉合成、组织修复提供原料。例如鸡胸肉每100克约含23克蛋白质,且脂肪含量低于红肉。

2、降低心血管风险

鱼肉中的Omega-3脂肪酸可调节血脂代谢,每周摄入2-3次深海鱼类,有助于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用白肉替代红肉可使冠心病发病率下降10%-15%。

3、提供必需微量元素

贝类白肉富含锌元素,能促进免疫细胞分化;禽类肉中的血红素铁吸收率可达25%,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优质来源。每100克牡蛎含锌可达9mg,远超红肉含量。

1、加工制品风险

腌制腊肉、烟熏鱼等加工白肉含亚硝酸盐,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增加胃癌风险。研究表明每天摄入50克加工肉制品,结直肠癌发病率提升18%。

2、重金属污染隐患

大型深海鱼类如金枪鱼、剑鱼可能蓄积甲基汞,孕妇过量食用可能影响胎儿神经发育。美国FDA建议孕妇每周摄入低汞鱼类不超过340克。

3、致病微生物感染

生食三文鱼等可能感染异尖线虫,未煮熟的禽类携带沙门氏菌。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显示,2019年禽肉相关沙门氏菌感染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2.6%。

建议选择新鲜白肉并采用蒸煮等健康烹饪方式,成人每日摄入量控制在40-75克。食用海产品时注意来源安全性,特殊人群如痛风患者需控制嘌呤含量较高的蚌类、牡蛎等摄入量。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