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通常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止痛药物、外用药物、免疫调节剂以及营养神经药物等。具体用药方案需根据疱疹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由医生判断。
1、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药物是治疗疱疹的核心用药,例如阿昔洛韦乳膏可直接涂抹于皮肤疱疹处抑制病毒复制,伐昔洛韦片、泛昔洛韦胶囊等口服药物能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感染部位。此类药物需在发病早期使用效果更显著,可缩短病程并减少并发症。
2、止痛药物
对于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可选用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等药物调节神经传导,缓解灼痛或刺痛感。若疼痛剧烈,医生可能短期开具洛索洛芬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
3、外用药物
疱疹破溃后可涂抹喷昔洛韦乳膏预防继发感染,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合莫匹罗星软膏。局部疼痛明显者可使用利多卡因凝胶进行表面麻醉,减轻患者不适。
4、免疫调节剂
反复发作的生殖器疱疹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胸腺肽肠溶片、转移因子胶囊等药物调节免疫功能,降低复发频率。此类药物需按疗程规范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5、营养神经药物
带状疱疹患者常伴随神经损伤,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可促进神经修复,改善后遗神经痛。用药期间需注意可能出现恶心、食欲减退等胃肠道反应。
疱疹患者需避免搔抓皮损,保持患处清洁干燥。治疗期间若出现高热、视力模糊或剧烈头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抗病毒药物滥用可能导致耐药性。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确保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