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是一种唇形科益母草属的草本植物,其干燥地上部分常作为中药材使用,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等功效。在中医妇科中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尽等症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对子宫平滑肌有调节作用。
1、植物来源
益母草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呈四棱形,叶片掌状分裂,轮伞花序腋生。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华东及西南地区,通常在夏季茎叶茂盛时采收,去除杂质后晒干或切段加工。其有效成分包括益母草碱、水苏碱等生物碱类物质,这些成分具有明确的药理活性。
2、传统功效
益母草具有通经活血的特性,常用于治疗血滞经闭、痛经等妇科病症。对于产后出现的恶露排出不畅、腹痛症状,常配伍当归、川芎等药材使用。其利尿作用在中医临床也应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的治疗。
3、现代应用
现代药理学证实益母草提取物能增强子宫收缩力,被制成益母草颗粒、膏剂等中成药,用于产后子宫复旧和药物流产后残留清除。在心血管领域,研究发现其具有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及阴虚血少者需慎用,月经量多者经期应避免服用。
该药材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与降压药、抗凝药物同时使用。储存时应置于阴凉干燥处,注意防潮防蛀。使用过程中若出现过敏反应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