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凝胶作为外用药剂,一般具有止血、抗菌消炎、促进愈合、缓解疼痛、减轻肿胀等功效和作用。其主要成分为高分子聚合物与活性成分,通过局部作用发挥疗效。
1、止血
医用凝胶接触创面后形成透明保护膜,封闭毛细血管破损处,通过物理压迫和促进血小板聚集达到快速止血效果,适用于浅表性擦伤或小面积出血。
2、抗菌消炎
含氯己定、银离子等成分的凝胶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降低创面感染风险,减轻局部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
3、促进愈合
凝胶基质保持创面湿润环境,有利于上皮细胞移行和肉芽组织生长,临床数据显示可使Ⅱ度烧伤愈合时间缩短3-5天。
4、缓解疼痛
部分含利多卡因的凝胶通过阻断神经末梢钠离子通道,15分钟内即可降低疼痛等级,对烫伤、擦伤引发的刺痛效果显著。
5、减轻肿胀
凝胶的冷敷效应可收缩局部血管,配合抗炎成分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效缓解扭伤、蚊虫叮咬引发的组织水肿。
需注意约5%使用者可能出现皮肤烧灼感或瘙痒等刺激反应,过敏体质者可能出现红斑、丘疹等接触性皮炎症状。开放性深部创伤使用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涂抹前需清洁消毒创面,首次使用建议在前臂内侧做48小时斑贴试验,出现异常应立即停用并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