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管扩张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肠梗阻、肠道炎症、肠道肿瘤等病理性原因有关,建议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生理性原因
部分人群在进行B超检查前可能存在肠道积气或积便的情况,例如检查前进食产气食物、未及时排便等。这类情况属于暂时性改变,可能伴随腹胀、排气增多等症状,通常调整饮食或排便后即可缓解。
2、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如肠粘连、肠扭转、疝气嵌顿等,以及功能性肠梗阻如术后肠麻痹,均会导致肠腔内容物通过受阻。此时肠管扩张多呈进行性加重,可能伴有腹痛、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表现,需通过腹部X线、CT等进一步明确。
3、肠道炎症
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引起肠壁水肿增厚,而急性胃肠炎、伪膜性肠炎等感染性炎症可能导致肠蠕动异常。这类疾病常伴随腹泻、黏液脓血便、发热等症状,肠镜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4、肠道肿瘤
良性肿瘤如肠息肉,恶性肿瘤如结肠癌、淋巴瘤等,随着病灶增大可能阻塞肠腔引发肠管扩张。此类患者多有便血、消瘦、贫血等表现,可通过肿瘤标志物检测、肠镜活检等手段确诊。
若B超提示肠管扩张,需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结果综合分析。建议避免自行服用导泻药或止痛药物,及时到消化内科或普外科就诊,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胃肠减压、手术干预或抗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