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预防措施通常包括定期变换体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减压设备、加强营养支持以及每日检查皮肤状况等。通过综合护理手段可有效降低皮肤受损风险,具体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方案。
1、定期变换体位
建议每2小时协助卧床者翻身一次,坐位时每30分钟调整姿势,避免骨突部位持续受压。可使用软枕或泡沫垫置于膝部、踝关节等易摩擦处,分散压力。翻身时需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拖拽造成皮肤擦伤。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尤其是会阴部、腋窝等易潮湿部位。清洁后选择不含酒精的润肤剂进行保湿,大小便失禁者需及时清理并涂抹氧化锌软膏等皮肤保护剂。床单应选用柔软棉质布料,及时更换汗湿、污染的寝具。
3、使用减压设备
高风险人群建议使用动态减压气垫床或静态泡沫床垫,坐轮椅者需配置凝胶坐垫。这些设备通过增大受力面积降低局部压强,其中气垫床的交替充气功能可促进血液循环。需注意定期检查设备完好性,避免漏气影响减压效果。
4、加强营养支持
每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鱼肉、乳制品等,配合维生素C、锌等微量元素补充。对于吞咽困难者,可选用肠内营养制剂。
5、每日检查皮肤
在自然光线下检查骶尾部、足跟、坐骨结节等压疮好发部位,观察有无持续红斑、皮温升高或硬结。使用指压法鉴别苍白反应,异常发红区域30分钟内未消退提示组织损伤。记录皮肤变化情况,发现早期损伤立即采取干预措施。
预防过程中需注意维持室温22-25℃,湿度40-60%,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对于已出现Ⅰ期压疮(完整皮肤出现指压不变白红斑),应立即解除局部压力,使用水胶体敷料保护创面。若皮肤出现水疱或破损,需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清创和抗感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