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病毒是一种可引起麻疹的病原体,属于副黏液病毒科的单链RNA病毒。该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易在未接种疫苗的儿童中引发感染。
麻疹病毒的结构包括包膜和核心蛋白,其表面的血凝素和融合蛋白是感染宿主细胞的关键。包膜上的这些蛋白可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促进病毒进入并破坏宿主细胞,导致免疫系统受损。病毒在呼吸道黏膜复制后,随血液扩散至全身,引发典型症状如高热、咳嗽、皮疹等。
麻疹的并发症包括肺炎、脑炎等严重情况,尤其在营养不良或免疫力低下人群中风险较高。实验室检测可通过PCR技术或血清抗体检测确诊感染。预防麻疹的核心措施是接种含麻疹成分的疫苗,我国常规免疫程序规定婴幼儿在8月龄和18月龄分别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
未接种疫苗者接触病毒后72小时内应急接种可提供保护。感染患者需隔离至出疹后5天,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21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避免接触疑似病例,是切断传播链的重要方式。若出现持续性高热、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