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盲肠憩室炎是什么

朱湘南 普外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三甲

盲肠憩室炎是发生在盲肠部位的憩室炎症,属于消化道憩室病的一种。盲肠憩室为肠壁向外突出的囊袋状结构,当其发生感染或炎症时,可能引发局部疼痛、发热等症状。

1、先天性因素

部分患者存在先天性肠壁肌层发育薄弱,随着肠腔内压力长期作用,薄弱处逐渐向外膨出形成憩室。这类憩室壁包含肠壁全层结构,发生炎症时易出现肠壁水肿。

2、肠内压增高

长期便秘、肠梗阻等因素导致肠道内压力异常升高,可能促使憩室形成。粪便或异物滞留于憩室内时,可能造成黏膜磨损并继发细菌感染。

3、病原体感染

大肠杆菌、脆弱拟杆菌等肠道常驻菌群过度增殖是常见诱因。当憩室颈部因水肿出现狭窄时,分泌物引流不畅可形成脓液积聚,严重时可导致憩室穿孔。

典型症状表现为右下腹持续性疼痛,疼痛可能向腰部放射,约60%患者伴有发热体征。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泻、里急后重等直肠刺激症状。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升高,腹部CT可清晰显示憩室壁增厚及周围脂肪间隙渗出。

出现持续右下腹痛伴发热时,应及时至普外科就诊。轻症患者可采用头孢曲松联合甲硝唑进行抗感染治疗,若形成脓肿需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对于反复发作或并发穿孔者,需手术切除病变肠段。日常需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避免用力屏气增加腹压,腹泻期间建议采用低渣饮食减轻肠道负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