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抽动症的病因有哪些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抽动症的病因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围产期因素等有关。该病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通常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关。

1、遗传因素

部分抽动症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研究表明可能与SLITRK1等基因突变相关。若直系亲属患有抽动症,后代患病概率相对较高,但并非绝对遗传性疾病。

2、神经递质失衡

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5-羟色胺等递质代谢异常可能引发不自主抽动。临床常用氟哌啶醇片、阿立哌唑片等药物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肌肉异常运动症状。

3、心理因素

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情绪或家庭关系紧张的环境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患者缓解压力,配合家庭环境调整能有效控制症状发作频率。

4、环境因素

孕期接触有毒物质、儿童期反复链球菌感染或过敏反应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电子产品过度使用导致的视觉听觉刺激也被认为可能诱发面部或肢体抽动。

5、围产期因素

分娩过程中出现窒息、产伤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情况,可能造成基底神经节功能异常,这类患儿在成长过程中出现抽动症状的风险相对较高。

建议出现不自主眨眼、耸肩或发声性抽动等症状时,及时到神经内科进行脑电图、基因检测等检查。治疗需结合病因制定个体化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和环境调整等综合干预措施。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