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前的常见症状表现通常包括呕血、黑便、上腹疼痛、头晕乏力以及休克等。这些症状可能因出血量不同而有所差异,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1、呕血
胃出血时血液经口腔排出可表现为呕血。若出血量较少或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呕出物可能呈咖啡渣样;若出血量大且迅速,可能呕出鲜红色或暗红色血块。呕血通常伴随恶心、反酸等不适感。
2、黑便
血液在肠道内经过硫化作用会形成黑色柏油样大便,这是胃出血的典型表现。出血量超过50ml时即可出现黑便,且大便质地黏稠带有特殊腥臭味,需与食用动物血制品导致的假性黑便区分。
3、上腹疼痛
约60%患者在出血前会出现上腹部持续性隐痛或灼痛,疼痛部位多位于剑突下,可能因胃黏膜损伤、溃疡活动或血管破裂前局部炎症刺激所致,进食后疼痛可能加重。
4、头晕乏力
当出血量达到400ml以上时,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心悸、出冷汗等贫血症状。急性大量出血时血红蛋白可迅速下降,导致组织缺氧引发乏力、呼吸急促等表现。
5、休克
当短时间内失血量超过全身血容量的20%(约1000ml)时,会出现四肢湿冷、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等失血性休克症状,这是胃出血最危险的并发症,需立即抢救。
若出现上述症状,特别是呕血或黑便时,应立即禁食并保持平卧位,避免剧烈活动。建议尽快到急诊科就诊,通过胃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止血、补液等治疗。切忌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加重出血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