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感染通常会出现腹泻、呕吐、发热、腹痛以及脱水等症状,常见于婴幼儿群体。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就医干预。
1、腹泻
轮状病毒主要侵袭小肠上皮细胞,导致肠道吸收功能障碍,从而引发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每日排便次数可达10次以上,病程通常持续3-7天,严重时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
2、呕吐
病毒感染初期常伴随喷射性呕吐,多发生在进食后2小时内。这种症状可能持续1-3天,婴幼儿因频繁呕吐易出现进食困难,需警惕营养摄入不足。
3、发热
约50%的患儿会出现中低度发热,体温多在37.8-39℃之间。发热症状通常出现在病程前48小时,可能伴随寒战或四肢发凉等体征。
4、腹痛
肠壁神经受刺激会引起阵发性脐周疼痛,婴幼儿常表现为间歇性哭闹、蜷缩身体。腹部触诊可见肠鸣音活跃,但无固定压痛点位。
5、脱水
大量体液丢失会导致眼窝凹陷、皮肤弹性下降、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重度脱水可能出现嗜睡、肢端湿冷等循环衰竭征兆,需立即补液治疗。
出现持续呕吐或高热超过39℃应及时就医。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和尿量,腹泻期间可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避免擅自使用止泻药物。轮状病毒具有强传染性,患者需做好排泄物消毒和手部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