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药通常有中枢性镇咳药、外周性镇咳药以及中成药等类型,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因合理选择。常见的药物包括右美沙芬、苯丙哌林、喷托维林、川贝枇杷膏等。
1、中枢性镇咳药
此类药物通过抑制延髓咳嗽中枢发挥镇咳作用,适用于无痰干咳。例如氢溴酸右美沙芬片、枸橼酸喷托维林片等,但需注意右美沙芬可能引起嗜睡,服药期间避免驾驶。哺乳期妇女慎用,儿童需遵医嘱调整剂量。
2、外周性镇咳药
通过降低呼吸道黏膜刺激或扩张支气管缓解咳嗽,如磷酸苯丙哌林胶囊、那可丁片等。苯丙哌林兼具中枢和外周双重作用,对刺激性干咳效果显著,但可能出现口干、头晕等不良反应,服药期间需多饮水。
3、中成药
川贝枇杷膏、蛇胆川贝液、止咳橘红丸等具有润肺止咳功效,适用于风热咳嗽或燥咳。如蜜炼川贝枇杷膏含蜂蜜和川贝母,能缓解咽喉干痒引起的咳嗽,但糖尿病患者禁用。用药前需辨证分型,风寒咳嗽者不宜使用清热类中成药。
出现咳嗽症状建议多饮温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吸烟及接触刺激性气体。若咳嗽持续超过1周,伴随发热、胸痛、咳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排查肺炎、肺结核等疾病。用药期间需遵医嘱,避免同时服用含相同成分的复方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