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补液治疗等,需根据具体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患者出现不适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1、一般治疗
胃肠炎急性期需暂时禁食,减轻胃肠道负担,待呕吐、腹泻缓解后逐渐过渡到清淡流质饮食,如米汤、面汤等。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入生冷、油腻或刺激性食物,同时保证充足休息,有助于恢复。
2、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腹泻严重者可服用蒙脱石散止泻,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若伴有胃酸分泌过多,可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缓解症状。需注意抗生素不可滥用,病毒感染时无需使用。
3、补液治疗
轻中度脱水患者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及电解质,严重呕吐或脱水者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等。儿童及老年人对脱水耐受性差,出现皮肤弹性下降、尿量减少等症状时应及时补液。
患者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若持续发热、便血或出现意识模糊等危急情况,应立即就诊。避免随意使用止吐药或止痛药掩盖病情,用药期间严格遵循医嘱,不得擅自调整剂量或停药。平时注意手部清洁及食物加工卫生,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