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假期间是否可以进行艾灸,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及经期具体表现决定。若经血量正常或偏少且伴随痛经,通常可以适当艾灸;若经血过多或体质偏热,则不建议操作。
1、经血量正常或偏少
部分女性因宫寒或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痛经、经血排出困难,艾灸通过温热刺激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小腹冷痛。此时可选择关元、气海等穴位,每次艾灸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
2、经血过多
艾灸的温补作用可能加剧血液运行,导致经期延长或出血量增加。此类人群在经期前三天应避免艾灸,尤其需避开三阴交、血海等具有活血功效的穴位。
3、体质偏热
若平时有口干舌燥、经血色鲜红且质地黏稠等热性体质表现,艾灸可能加重体内热邪,引发经期头痛、烦躁等症状,此时不宜进行任何温热疗法。
进行艾灸前建议咨询中医师进行体质辨识,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操作。操作后需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若艾灸后出现经血量骤增、头晕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停止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