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墟穴通常位于足外踝前下方的凹陷处,具体定位、取穴方法以及作用如下。该穴位属于足少阳胆经,临床常用于缓解下肢疼痛及肝胆相关疾患。
1、定位
丘墟穴位于足背部,在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解剖学上对应距跟关节间隙,浅层分布有足背浅皮神经分支,深层有腓深神经及足背动静脉分支。
2、取穴方法
首先找到足外踝最突出的骨性标志,沿外踝前缘垂直向下移动约一指宽距离,在趾长伸肌腱与腓骨短肌腱之间的凹陷处按压有明显酸胀感即为该穴。取穴时建议采取坐位或仰卧位使足部放松。
3、作用
中医认为该穴具有疏肝利胆、通络止痛的功效,主治胸胁胀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等病症。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踝关节扭伤、胆囊炎等,常配伍阳陵泉、昆仑等穴位增强疗效,针刺时多直刺0.5-1寸。
该穴位进行针灸或按摩前需严格消毒,避免损伤局部血管神经。踝关节急性损伤红肿期不宜直接刺激此穴,糖尿病患者慎用艾灸。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穴位治疗,根据个体情况配合肝俞、太冲等穴位可提升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