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骨骼系统疾病,多继发于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结核,常见于脊柱、关节等部位。患者通常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及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骨结核的感染途径包括血行播散或邻近病灶直接蔓延,结核杆菌破坏骨质后可形成寒性脓肿或死骨。脊柱结核可能导致椎体塌陷、神经受压甚至截瘫,关节结核则易引发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诊断需结合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结核菌素试验、病理活检等实验室结果。治疗上需长期规范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严重骨质破坏或脓肿形成时需手术清除病灶并植骨固定。
患者一旦出现疑似骨结核症状,应及时到感染科或骨科就诊,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药物治疗。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影像学评估疗效,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病理性骨折。任何擅自减药或停药行为均可能导致耐药性结核产生,加大治疗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