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出血多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通常可以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激素类药物、抗纤溶药物等,同时需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具体用药需根据医生诊断结果选择,不可自行盲目服药。
1、止血药物
月经量过多时,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片、云南白药胶囊、咖啡酸片等止血药物。这类药物能促进血小板聚集或收缩血管,减少子宫内膜出血量,但需注意凝血功能异常者慎用。
2、激素类药物
对于内分泌紊乱引起的月经过多,常用屈螺酮炔雌醇片、炔诺酮片、地屈孕酮片等调节激素水平。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帮助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和经量。
3、抗纤溶药物
如氨甲环酸片、氨基己酸片等,适用于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导致的出血。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减少经血中纤维蛋白分解,从而达到止血目的,需严格遵医嘱控制疗程。
4、补血药物
长期月经过多易引发贫血,可配合使用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生血宁片等补血药物。这类药物能提升血红蛋白水平,改善因失血导致的头晕、乏力等症状。
5、对因治疗药物
若由子宫肌瘤引起,可能使用米非司酮片缩小瘤体;由甲状腺功能异常导致,需配合左甲状腺素钠片调节;凝血障碍者需根据具体病因使用相应药物治疗。
日常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经期适当补充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若月经持续出血超过7天或单日用量超过80ml,建议及时就诊妇科,完善B超、性激素六项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后再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