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中出现血块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分泌失调等病理性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明确具体原因。
1、生理性原因
久坐或长期保持同一姿势可能导致经血滞留,血液在宫腔或阴道内凝固形成血块。这种情况通常经期结束即缓解,建议适当活动促进经血排出,避免穿紧身衣物压迫盆腔。
2、子宫肌瘤
较大的肌壁间肌瘤可能改变宫腔形态,影响子宫收缩导致经血排出不畅形成血块。患者可能伴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一般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米非司酮片、亮丙瑞林注射液等药物控制肌瘤生长,必要时需手术剔除。
3、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会引起前列腺素分泌异常,导致子宫异常收缩和经血滞留,形成暗红色血块并伴随痛经。通常可遵医嘱使用地诺孕素片、孕三烯酮胶囊等药物抑制内膜生长,必要时需行病灶切除术。
4、内分泌失调
黄体功能不足或雌激素水平过高可能引起子宫内膜增厚,脱落时形成较大块状物。患者可能伴随月经周期紊乱,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雌二醇片等药物调节激素水平,配合规律作息和情绪管理。
若血块反复出现或伴有经量异常增多、严重腹痛等情况,建议及时进行超声检查、性激素六项检测等,明确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日常需注意经期保暖,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