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来月经不一定会排卵。月经周期是否伴随排卵,通常与激素水平及卵巢功能状态相关,可分为排卵性月经和无排卵性月经两种情况,需根据具体表现判断。
1、排卵性月经
正常育龄期女性在排卵后,若未受孕,黄体萎缩导致雌孕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失去激素支持而脱落出血,形成规律月经。此类月经周期通常为21-35天,经期持续3-7天,部分女性可能伴随轻微腹痛或乳房胀痛等排卵期症状。
2、无排卵性月经
常见于青春期初潮后1-2年内、围绝经期女性,或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人群。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未成熟或功能紊乱,卵泡发育停滞无法排卵,但雌激素波动仍可刺激子宫内膜增生及脱落出血。此类月经常表现为周期不规律、经量时多时少,基础体温监测无双相变化。
若长期存在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或经量异常,建议及时就诊妇科,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测、超声监测卵泡发育等方式评估排卵情况。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节食或精神压力影响内分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