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怎样治疗心律失常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术、植入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生活方式调整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具体类型和病因选择方案。若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评估。

1、药物治疗

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基础治疗手段,如胺碘酮可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适用于房颤和室性心律失常;美托洛尔通过阻断β受体减慢心率,常用于窦性心动过速;普罗帕酮属于Ic类钠通道阻滞剂,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有效。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心电图和电解质。

2、导管消融术

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的阵发性室上速、房颤等类型。医生通过股静脉将导管送入心脏,利用射频能量或冷冻技术破坏异常传导路径。术后需卧床12小时观察穿刺部位,成功率可达70-90%,但存在少量出血或心脏穿孔风险。

3、植入心脏起搏器

针对严重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患者,通过锁骨下静脉植入电极导线至右心室,发放电脉冲维持正常心率。术后需避免强磁场环境,定期检测电池寿命。新型起搏器还可自动调节频率适应活动需求。

4、生活方式调整

建议每日记录脉搏变化,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量在200mg/天和15g/天以内。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每周150分钟,可改善心脏自主神经调节。保持BMI在18.5-23.9之间,通过低钠饮食(小于6g/日)控制血压。

5、外科手术

对于合并心脏结构异常的难治性病例,如室壁瘤导致的室速,可行心内膜切除或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手术需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术后住院观察7-10天,重点监测心功能恢复情况。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初次诊断后每3个月复查。避免擅自调整药物剂量,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时需每月检测INR值。若出现晕厥或持续胸痛,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保持平卧位等待救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