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患者的正确体位一般包括仰卧位、硬质平面、身体平直、暴露胸部以及特殊情况调整等要点。正确的体位有助于保证心肺复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仰卧位
患者需保持仰卧位,背部接触地面或硬板床。此体位能充分暴露胸廓,便于施救者进行胸外按压和开放气道操作,同时避免因体位不当导致的气道阻塞。
2、硬质平面
患者需平躺于地板、木板等硬质平面上。软质支撑物会减弱胸外按压时产生的压力传导,导致按压深度不足,影响心脏泵血效果,降低复苏成功率。
3、身体平直
患者头部、颈部和躯干需保持同一轴线。身体扭曲可能压迫气道或影响血液循环,平直体位有助于维持脑部血供,并为人工呼吸创造通畅的气道条件。
4、暴露胸部
需解开患者上衣,完全暴露胸骨区域。衣物遮挡会导致按压定位不准确,影响按压位置和力度控制,且可能因衣物摩擦造成皮肤损伤。
5、特殊情况调整
疑似脊柱损伤者需多人协作保持头颈脊柱轴线稳定。溺水患者需先清理口鼻异物再摆正体位,避免误吸。孕妇可将右臀部垫高15°预防仰卧位低血压。
进行心肺复苏时需优先确认环境安全,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施救前应快速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状态,未经培训者可在调度员指导下操作。复苏过程中需持续监测患者反应,直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定期参加心肺复苏培训有助于掌握标准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