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传染概率相对较低。该病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可能通过直接接触或共用物品传播,但日常接触传播风险较小。具体是否发生传染需结合个体免疫状态和接触方式综合判断。
1、直接接触传播
鹅口疮患者口腔黏膜的白色斑膜含有大量真菌孢子,亲吻、共用餐具等密切接触可能造成传播。新生儿经产道分娩时可能因接触母亲阴道念珠菌而发生感染。
2、间接接触传播
白色念珠菌可在湿润环境中存活数小时,婴幼儿接触被污染的奶嘴、玩具等物品后可能感染。免疫力正常人群接触病原体后通常不会发病,但艾滋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等免疫低下者易感性较高。
3、自身传播风险
口腔内定植的念珠菌在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治疗等情况下可能过度增殖致病。这种情况属于内源性感染,不涉及人际传播。
婴幼儿及免疫力低下者应注意单独使用餐具并定期消毒。哺乳期母亲需保持乳头清洁,发现婴儿鹅口疮应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等药物治疗,避免擅自使用抗菌药物加重菌群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