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输液的种类通常包括羟乙基淀粉、明胶、右旋糖酐、人血白蛋白以及血浆等,临床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类型。
1、羟乙基淀粉
羟乙基淀粉通过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达到扩容效果,常用于手术或创伤引起的血容量不足。其分子量不同会影响作用时间,使用时需监测肾功能,尤其对于存在肾功能不全或凝血障碍的患者需谨慎。
2、明胶
明胶由动物胶原水解制成,可快速补充循环血量,适用于烧伤、失血性休克等紧急情况。其过敏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输注前需评估患者过敏史,输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
3、右旋糖酐
右旋糖酐分为不同分子量类型,40右旋糖酐可改善微循环,70右旋糖酐主要用于扩容。该制剂可能干扰血型鉴定,大量使用可能引起出血倾向,需注意输注剂量及速度控制。
4、人血白蛋白
作为天然胶体,白蛋白适用于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腹水等病症。其具有维持血管内外液体平衡的作用,但价格较高,输注时需严格把控适应症,避免资源浪费。
5、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含有凝血因子及蛋白质,可用于凝血功能障碍或大面积烧伤患者。使用时必须进行血型交叉配血,输注后需监测有无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或过敏反应。
胶体输液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者病情、凝血状态及肝肾功能综合选择。输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控制输注速度,过敏体质患者需提前进行皮试。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使用时需严格评估风险获益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