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状缺损是牙齿颈部的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可能与横向刷牙、牙颈部结构薄弱、咬合应力集中等原因有关。其形成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1、横向刷牙
长期采用横向拉锯式刷牙或使用硬毛牙刷,会对牙颈部釉质造成机械性磨损。随着时间推移,牙体硬组织逐渐损耗形成楔形缺损,可能伴随牙齿敏感、冷热刺激痛等症状。建议改用软毛牙刷并采用巴氏刷牙法,减少对牙颈部的摩擦。
2、牙颈部结构薄弱
牙齿颈部是釉质与牙骨质交界处,该区域釉质较薄甚至存在间隙。当受到酸性物质侵蚀或机械摩擦时,薄弱部位更易发生缺损。此类缺损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需通过口腔检查发现,必要时可采用玻璃离子或复合树脂充填修复。
3、咬合应力集中
牙齿承受过大的咬合力或存在咬合干扰时,应力易集中于牙颈部。长期负荷可导致牙体组织疲劳损伤,形成由深至浅的楔形裂隙。对于存在夜磨牙或紧咬牙习惯者,建议佩戴咬合垫分散咬合力,严重者需进行调颌治疗。
若发现牙齿颈部出现缺损,建议尽早就诊口腔科。医生会根据缺损深度选择脱敏治疗(如氟化钠甘油)、充填修复或全冠修复等方式处理,同时排查是否存在牙周病等伴发问题。日常注意避免用牙开瓶盖、咬硬物等行为,有助于预防缺损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