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时肛门疼痛通常需根据具体原因选择治疗方法,常见处理方式包括调整饮食、局部用药、温水坐浴、口服药物以及手术治疗等。日常护理和及时就医有助于改善症状。
1、调整饮食
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芹菜等,多饮水保持大便软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排便时对肛门的刺激,缓解疼痛。
2、局部用药
肛周涂抹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痔疮膏等可减轻肿胀和疼痛。存在肛裂或感染时,可使用红霉素软膏促进愈合,配合硝酸甘油软膏缓解括约肌痉挛。
3、温水坐浴
每日使用40℃左右的温水坐浴10-15分钟,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水中可加入高锰酸钾配成1:5000溶液加强杀菌效果。
4、口服药物
便秘患者可短期服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缓泻剂。疼痛剧烈时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止痛药物,但需避免长期依赖。
5、手术治疗
反复发作的严重痔疮可行痔切除术,肛瘘需进行瘘管切开术。术后需保持创面清洁,定期换药促进恢复,避免用力排便导致再次损伤。
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出血、流脓等情况,建议及时到肛肠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强效止痛药掩盖病情,孕妇及哺乳期女性用药前需咨询医生,防止药物影响胎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