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和普通感冒在病原体、症状表现、传染性以及并发症风险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普通感冒通常由鼻病毒等病原体导致,二者在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1、病原体不同
流感主要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具有较高的变异性,易引发季节性流行。普通感冒的病原体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其中鼻病毒感染占比最高,不同病原体导致的症状略有差异。
2、症状差异
流感常突发高热(39-40℃),伴随显著头痛、肌肉酸痛和乏力,呼吸道症状如干咳、咽痛等相对较轻。普通感冒以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体温多正常或呈低热状态,全身症状较轻微。
3、传染强度区别
流感病毒传播力强,可通过飞沫在1米内快速传播,潜伏期1-4天,患者在症状出现前后均有传染性。普通感冒传染性相对较弱,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潜伏期约24-72小时。
4、并发症风险
流感可能引发病毒性肺炎、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易出现重症。普通感冒并发症较少见,多表现为鼻窦炎或中耳炎等局部感染。
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等警示症状时,应及时到感染科或呼吸科就诊。流感确诊后应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普通感冒以对症治疗为主。建议高危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流行季节注意佩戴口罩并加强手部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