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率和心率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但在某些疾病或生理状态下可能存在差异。通常健康人群的脉率与心率相等,心脏每搏动一次即可在体表触及一次脉搏,二者一一对应。当出现心律失常或血管异常时,可能造成脉率与心率不一致。
1、正常生理情况
健康人心脏有效收缩可将血液泵入动脉形成可触及的脉搏,此时桡动脉、颈动脉等部位测得的脉率与心脏实际搏动次数完全吻合。这种情况占日常监测的绝大多数。
2、心律失常影响
房颤患者由于心脏收缩力不均衡,部分心搏未能形成有效射血,导致外周脉搏缺失。此时脉率(实际触及的脉搏数)会明显低于心电图记录的真实心率,临床上称为脉搏短绌,两者差值可达每分钟20次以上。
3、血管因素干扰
严重动脉硬化、大动脉炎等疾病可能造成外周动脉搏动传导减弱,特别是下肢动脉闭塞患者,足背动脉脉率可能低于实际心率。休克患者因血压过低,也可能出现外周脉搏微弱难以触及的现象。
若日常监测发现脉率与心率存在显著差异,建议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或动态心电监测。心血管科医生可通过听诊心音、触诊多部位脉搏以及影像学检查,准确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或血管病变。规律监测血压、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护心血管系统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