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食症的症状主要包括反复发作的暴食行为、进食失控感、情绪异常波动、自我评价过低以及伴随的生理变化等。这些症状可能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显著影响,需及时关注并干预。
1、反复发作的暴食行为
患者在短时间内摄入远超过正常量的食物,即使没有饥饿感也会持续进食。这种暴食行为通常具有隐蔽性,可能发生在独处时,且发作频率可达每周数次。
2、进食失控感
患者在暴食过程中常伴有强烈的失控感,无法自主停止进食或控制食量。这种失控可能引发焦虑,形成“暴食-懊悔-节食-再暴食”的恶性循环。
3、情绪异常波动
暴食行为多与负面情绪相关,如压力、抑郁或无聊感。部分患者通过暴食缓解情绪,但进食后反而会产生强烈的羞耻、内疚或自我厌恶等情绪反应。
4、自我评价过低
患者往往过度关注体型和体重,将自我价值与外貌紧密关联。即使体重正常,仍可能存在严重的体像障碍,表现为对自身形象的扭曲认知。
5、伴随的生理变化
长期暴食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体重波动、代谢紊乱等问题。部分患者会采取催吐、过度运动等补偿行为,可能引发电解质失衡、牙齿腐蚀等并发症。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诊心理科或精神科。治疗通常结合认知行为疗法、营养指导及必要的药物干预,建立健康的饮食模式和情绪调节机制至关重要。避免通过极端节食等不科学方式控制体重,以免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