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肌松药有哪些分类和代表药物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肌松药主要包括去极化型肌松药、非去极化型肌松药以及中枢性肌松药等类型,临床常用药物包括琥珀胆碱、阿曲库铵、巴氯芬等。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选择。

1、去极化型肌松药

此类药物通过持续激活骨骼肌运动终板的乙酰胆碱受体,使肌肉细胞膜去极化,进而引发肌肉松弛。代表药物为琥珀胆碱,起效迅速且作用时间较短,常用于气管插管等需快速肌松的临床操作。

2、非去极化型肌松药

这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拮抗乙酰胆碱受体发挥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且可被逆转。代表药物包括阿曲库铵、维库溴铵和罗库溴铵,其中阿曲库铵主要通过霍夫曼消除代谢,适用于肝肾功能异常患者。

3、中枢性肌松药

此类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肌肉张力,常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脑卒中后的肌痉挛。代表药物如巴氯芬和替扎尼定,可直接作用于脊髓或脑干的神经递质系统,缓解病理性肌强直。

使用肌松药可能引起呼吸抑制、低血压等不良反应,需在麻醉医师或神经科医生监护下使用。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术后注意观察肌力恢复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