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药后下是什么意思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中药后下是中药煎煮的一种特殊方法,指某些药材需在其他药材煎煮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以避免有效成分被破坏或挥发。此方法常用于含挥发性成分、不耐高温或久煎易失效的药材。

1、后下的定义

后下是指在煎煮中药时,将特定药材在其他药材煎煮完成前的5~10分钟加入。例如薄荷、砂仁等药材含有挥发性成分,若与其他药材一同久煎,有效成分容易随蒸汽逸散,导致药效降低。

2、适用药材类型

需后下的药材主要包括三类。一是芳香类药材,如广藿香、豆蔻,其挥发性成分遇热易分解;二是解表类药材,如紫苏叶、荆芥,久煎会减弱发散作用;三是某些有效成分不耐久煎的药材,如钩藤中的降压成分煎煮超过20分钟易被破坏。

3、具体操作步骤

常规煎煮时,先将其他药材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煮沸,转文火维持微沸。在煎煮结束前5~10分钟,投入后下药材并搅拌。例如煎煮含大黄的方剂时,需在最后5分钟加入以避免蒽醌类成分过度水解,减轻泻下作用。

4、注意事项

需严格控制煎煮时间,砂锅煎煮比金属器皿更利于控温。后下药材不宜提前浸泡,如肉桂若浸泡过久会导致挥发油流失。煎煮过程中需注意观察药材状态,如金银花后下时出现明显褪色即提示有效成分已析出。

使用后下法时应遵医嘱,不同药材的加入时间可能需调整。煎药前仔细核对处方标注,区分常规煎煮、后下及另煎药材。若发现药材变质或对煎煮方法存在疑问,建议及时咨询中医师或药师,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