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周发黑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眼周皮炎、贫血、肾脏疾病等病理性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明确具体病因。长期熬夜或遗传因素可能导致眼周血液循环不畅或色素沉积,从而形成黑眼圈。
1、生理性原因
长期熬夜会导致眼周皮肤血液循环减慢,血管中代谢废物堆积引起局部颜色加深。遗传因素可能使眼周皮肤黑色素细胞活性较强,在日光照射后易出现色素沉积。这类情况一般通过调整作息、规律睡眠、使用含维生素C的护肤品可逐渐改善。
2、眼周皮炎
接触性皮炎或特应性皮炎可能导致局部皮肤炎症,反复搔抓会引起炎症后色素沉着。患者常伴有皮肤红肿、脱屑等症状,急性期可见丘疹或渗出。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药物,同时需避免接触过敏原。
3、贫血
缺铁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降低会使皮肤黏膜苍白,眼周皮肤较薄处更易显现出下方血管网的青紫色。患者多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血常规检查显示血红蛋白低于110g/L。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片、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药物,并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
4、肾脏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或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能出现眼睑水肿伴色素沉着,因肾脏代谢异常导致尿素氮等物质沉积。此类患者通常存在尿液泡沫增多、血压升高等症状,需进行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确诊。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必要时需进行透析或肾脏替代治疗。
若排除熬夜等生理因素后黑眼圈持续存在,建议到正规医院皮肤科或内科就诊,完善皮肤镜、血常规、肾功能等相关检查。注意日常避免用力揉搓眼周皮肤,外出时可佩戴防紫外线眼镜,保证每日7-8小时优质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