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酸是否正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与疾病原因相关。如果仅偶尔出现且能自行缓解,通常与劳累有关;若持续存在或伴随其他症状,则可能提示疾病。
生理性腰酸常见于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后。例如久坐办公、搬运重物或健身时腰部肌肉持续紧张,可能导致乳酸堆积引发酸痛。这类情况一般在充分休息、热敷或按摩后1至3天逐渐缓解,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
病理性腰酸可能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泌尿系统结石等疾病相关。腰肌劳损患者会出现腰部僵硬感,弯腰时疼痛加剧;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伴随下肢麻木或放射痛;泌尿系统结石引起的腰酸常伴有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若腰酸持续超过一周,夜间加重或伴有发热、体重下降等情况,建议及时到骨科或泌尿科就诊,通过CT、尿液分析等检查明确诊断。
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单侧负重,建议每静坐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急性发作时可使用热水袋局部热敷,但温度不宜超过50℃以免烫伤。如进行理疗、推拿等治疗,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