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肠化生是什么意思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肠化生通常是指肠上皮化生,即胃黏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取代的现象,可能与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等因素有关。该病变属于癌前状态,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干预。

1、类型

肠化生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种类型。完全性肠化生的胃黏膜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接近小肠上皮,而不完全性肠化生的细胞则更接近大肠上皮,后者与胃癌的发生风险关联更密切。

2、原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诱因,长期感染可导致胃黏膜反复受损。胆汁反流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吸烟、酗酒及高盐饮食等不良习惯也会加速黏膜病变。此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发生肠化生的概率较高。

3、相关症状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能出现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反酸等消化不良表现。伴随胃黏膜萎缩时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贫血等症状,但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

4、诊断方法

胃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是确诊依据。内镜下可见胃黏膜粗糙、色泽改变,活检标本经病理学检查发现杯状细胞、潘氏细胞等肠型细胞即可确诊。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胃镜筛查。

5、治疗建议

根除幽门螺杆菌需采用四联疗法,如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胶体果胶铋胶囊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使用。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混悬凝胶可促进修复,伴异型增生者需缩短复查周期至6-12个月。

日常应注意戒烟限酒,避免腌制、熏烤食物,减少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食。若出现持续腹痛、体重下降或黑便等情况,应及时就诊消化科。定期胃镜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恶性病变,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