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并不等同于肿瘤。息肉是人体组织表面生长出的赘生物,通常为良性病变;而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恶性肿瘤即癌症。两者的性质、发展及治疗方式存在显著差异,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息肉多为黏膜层异常增生,常见于胃肠道、子宫等部位。其形成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异常等有关。多数息肉生长缓慢且体积较小,部分可能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腺瘤性息肉存在一定恶变概率,但需经历较长的癌前病变过程,并非所有息肉都会发展为肿瘤。
肿瘤是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肿块,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且边界清晰,恶性肿瘤则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息肉与肿瘤的鉴别需结合形态特征、生长速度及病理结果,例如结肠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而增生性息肉通常无恶变倾向。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可辅助判断病灶性质,但最终需依赖组织活检。
发现息肉应及时就医评估,尤其是直径超过1cm、表面糜烂出血、短期快速增大的息肉需警惕恶变可能。医生会根据息肉类型、部位及患者健康状况决定是否切除。定期复查胃肠镜有助于监测息肉变化,避免过度紧张但需保持必要的医学随访。